56小说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56小说网m.56wangpan.net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 感谢书友:无情穷人一个和Guobao1616的打赏,谢谢。

求推荐,求收藏,求打赏,谢谢。各位书友的支持就是我写书的动力,谢谢各位书友支持。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常言道:衣食住行,可见衣服与食物一样重要,这时大明朝种植棉花的数量严重不足,所以人们的穿着还是很破旧,而且冬天还是以羊皮袄为主,冯有财准备在这个方面下下功夫,今年开始在自己的千户所先试验种植棉花,因为很担心棉花在还不成熟的时候冬季就来临了,这样一年的心血就白费了,对于小冰河时期的反常气候,现在还是琢磨不准,所以冯有财才决定小批量种植试验,至少这样没有坏处。

为了加快棉花的生产成熟,冯有财还是要求在苗圃里育苗,这样等天气暖和了直接移栽到田里,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在天气变冷之前能让棉花成熟。还要试验一部分直接种在地里的棉花,这样也可以对产量和成熟期等做出比较。

冯有财这次到了下边的乡里看看,换了身普通衣服,也没有带警卫,就想看个真实的农村。

先是看到的农民在整理土地,前边有人在收拾土地里的荒草和石块,中间是牛耕出购,后边是人工使粪,牛再耕回来就起垄了,最后是人工整理,一条龙作业,很不错的,不过冯有财发现,使用的土肥实在是太少了。于是问路边的大爷:“大爷,怎么用这么点肥料啊,这样的话庄稼可是长不好。”

“后生啊,这不少了,有的人家连这些也没有呢。”

“为什么,怎么会没有农家肥啊,那土地怎么会有好的收成啊。”

“今年是第一年给自己种地,存的肥料少,以后可能会多点的。”

庄稼一枝花,全靠粪当家,要是没有肥料的话,收成肯定是不好,看来还是要增加农家肥的来源才可以啊,要增加农家肥,只能靠养殖了。

于是冯有财问:“大爷,要是每家每户都养猪牛羊的话那农家肥不就多了啊,还能卖了赚钱。”

“那当然好啊,可是都买不起小崽啊,连饭都吃不上了,哪有钱买小崽啊。”

冯有财知道答案了,也就不墨迹了,向乡里赶去。这次出来主要是看看红薯和棉花的育苗圃怎么样了,很快就要种植棉花和红薯了,今年一定要拿出试验结果来,为明年的大批推广做准备。

来到乡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,冯有财在乡里的小饭馆里简单的吃了中午饭,就直接来到了乡政府,乡长等人是认识冯有财的,见冯有财来了,都很惊讶,忙向前见礼。冯有财说:“大家都是老熟人了,都不要客气,我今天来就是想看看红薯和棉花的育苗,现在你们弄的怎么样了啊,别错过了农时啊。”

“千户官大人您就放心吧,今年弄的绝对的好,要不咱们去看看?”乡长忙说。

“好啊,我今天来就是想到现场看看的,走吧。”

众人步行出了镇,在离堡子1里外的地方建立的苗圃,等到了现场,可把冯有财惊了一下,一共2个苗圃,这2个苗圃修建的实在是高大上啊,每个都是3米多宽,30多米长,1米半左右高,北部和西部都是厚厚的土墙挡风保暖,南部是土墙加双层的木板窗户,现在是中午了木板窗户已经打开了一半进行通风换气进阳光,顶子上是厚厚的茅草和泥土混合起来的保温层,离自己想象中苗圃的样子那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了,到近处才发现,在苗圃的东边还有一个大坑,坑里是炉膛,烧火给苗圃加温的,要建设这么2个苗圃可真是花了血本了。

冯有财从苗圃的东边门进入苗圃,一共有2到厚木门,是为了减少人进出时候带入冷空气,设计的还是很巧妙的。在苗圃内部每隔3米左右还有1个炉子,可能是为了苗圃加温的。

现在进入的是北边一个,里边是培育的是红薯苗子,整个苗圃池里都是绿油油的红薯苗子了,冯有财扒开看了下,大概有7-8公分高了,快能种植了,不过颜色还是单纯的绿,等变成墨绿的时候才时候种植,否则适应不了外边恶劣的天气,很容易死亡,对这些老农来说,这也算是常识。

冯有财发现这些苗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细,于是问:”乡长,这些苗子长的不错,就是太瘦了,是不是当时没有使底肥啊。“

”千户官大人,当时使底肥了,但是不懂啊,怕烧坏了苗子,没有敢使太多,现在看来的话是用少了,明年就有经验了。“

”不错,今年是第一年,能弄到这个样子已经是很不错了,要把不足的地方记好了,这都是经验啊。另外,你们也要把这苗圃一共有多少花费,到时候能出多少苗子,算出成本,都要记好了,明年就省事了。“

”是,千户官大人。“

”明年的时候,这个顶棚上也用这种推拉式的窗户,等天气暖和了就可以把顶层的保温土层去掉,只留下木窗,可以在白天打开,晚上关闭,那样就能多晒太阳了,苗子也能老成的快一些。“

”是,千户官大人。“

冯有财又参观了一下棉花的苗圃,都是差不多的,看完后与众人交流了一会就回家了。

在路上,冯有财一边走路一边思考,这红薯的苗圃投资也太大了,没有塑料膜的情况下很难大批量种植,除非是在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种植。看来推广红薯是不成了,成本也太高点了啊,那怎么办呢?在冥思苦想的时候突然来了灵感,既然红薯不行那就种马铃薯,反正都是薯,马铃薯不用这么育苗,能省很多事情,而且生长周期短,收获了马铃薯后还可以种一次白菜或者萝卜,真是不错的想法,冯有财都被自己的聪明程度雷了一下。还有冯有财可是记得,西北部可是很适合种马铃薯的,只是以前自己没有想起来罢了,前世的宁夏,种植马铃薯都是亩产上万斤的,现在的肥料不足,达不到上万斤,就是几千斤也是好事情啊,对于穷人来说马铃薯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饭,真是救命的好东西啊,特别是现在是小冰河期,生长周期短的物种肯定是自己的首选啊。于是决定了,回去之后立刻召集乡长们开会,推广马铃薯的种植。

回来与郑好和张扬介绍了自己想推广马铃薯的事情,2人是半信半疑,刚开春的时候风风火火的推广种植红薯,现在又推广种植马铃薯,大家都在怀疑少爷是否后边还要种植什么薯啊,不过少爷安排了,还是要认真去执行的,还是老办法,每家至少要种植半亩地马铃薯,强制性的,不用交税的,明年以后大家愿意种的就种植,不愿意种就算了,但是第一年必须种植半亩地的马铃薯,否则会有惩罚的。

反正地都是冯有财的,那冯有财安排种植就种植吧,反正这半亩地也不用交税,而且种子也是千户所提供。

本来冯有财还想推广种植花生的,也好让大家的饮食中增加油脂量,改善人们的生活和体质,可是又感觉大家都很烦的样子了,算了,也不为难大家了,还是明年再说吧,或许今年种植马铃薯成功了,明年再推广花生种植就容易很多的。找本站请搜索“6毛”或输入网址:.

历史军事推荐阅读 More+
海棠书屋冷门小说书屋自由阅读的小说

海棠书屋冷门小说书屋自由阅读的小说

血色游击队
一个21世纪的历史研究生回到了1895年的俄国,与乌里扬诺夫谈论革命,与托尔斯泰谈论文学,与威廉二世商谈战争,一切的一切都已改变!他成了人民的自豪与智慧的象征,他成了人民的心脏和良知,他经受住时间的考验,他建立了一个红色帝国,他就是瓦西里·鲍里索维奇·维特!
历史 连载 12万字
楚汉争鼎

楚汉争鼎

寂寞剑客
绰号“屠夫”的解放军老兵于一场边境冲突中牺牲,灵魂穿越到了楚汉相争的年代,并且成了项羽的堂弟项庄。此时,楚汉之争已经进入尾声,项羽已经穷途末路。垓下之战,十万楚军灰飞烟灭,项羽乌江自刎,项庄临危受命,可他手下只有三千残部,而且军心涣散,士气低落,江东根基也即将失守,最为要命的是,刘邦、韩信的七十万大军还在周围窥伺。项庄虽然拥有后世穿越而来的灵魂,可他真能力挽狂澜,真能带着三千残部逃出生天,他真能
历史 连载 24万字
《安塔芮丝》

《安塔芮丝》

江勇达
一九四五年十月,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,全国上下举国欢庆。 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桂林,这座烟雨下的文化名城却暗藏着重重杀机。 在内战尚未开始之前,国民党就已经把屠刀对准了自己的同胞。 在桂林市潜伏的军统特务组织,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找以代号“迷雾”为首的中共桂林地下党传奇组织,对其欲除之而后快。 与此同时,在内战正式打响之后,军统上层与桂系合作制定了一个针对解放区,代号为“瘟疫”的毁灭性计划。 深度潜伏敌
历史 连载 0万字
万人迷师尊灵力尽失后

万人迷师尊灵力尽失后

神灯
宅男段飞穿越到了明朝中叶,成了个不入流的小捕快,凭借平日饱览群书阅尽美剧的识见,他连破大案,成了名噪一时的‘神捕’! 破案?那是家常便饭!!(QQ群:87833931感谢神灯资助,O(∩_∩)O~) 坑蒙拐骗?那是发家的手段! 风从虎,云从龙,真正的人才是不会寂寞的,锦衣卫、东厂向他暗送秋波;内阁六部哭喊着推他上位;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,造反派都来挖皇帝的墙角…… 巧妙周旋于各大势力之间,替天巡狩
历史 连载 114万字
风流霸主

风流霸主

白鬼
当代大学生方勇出事重生到抗日年代(1937年下半年)变成一名南平镇普通在校中学生张野.面对鬼子进攻,他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有效抵抗,并逐渐发展一支抗日学生军,建立了根据地。。。。。。 新建书友群:67067325 推荐好书:《水色江山》《武之神》
历史 连载 36万字
胸大的姑娘免费观看电视百度

胸大的姑娘免费观看电视百度

方醒一
  天生的战争王者林书白穿越异界。看林书白靠头脑、天赋的热血战争人生。
历史 连载 5万字